年輕基督徒尤其不能忽視文化使命
Monday, March 13, 2017
丁書奇 麥琪的禮物
思想的變化,偏離一點就會步步崩潰,如果基督徒對各種敵基督的思想缺乏敏銳度,教會被撒旦玷污,都有可能不自知。今天的時代有個尷尬,就是人本大過神本,即便基督教內部也是這樣。過於講究情感體驗、道德體驗的信仰走不長,人類的感受最容易自欺欺人,我們需要回到神到“道”裡。
基督教從一開始就是學識性很強的宗教,看看使徒行傳裡,彼得、司提反都對舊約很熟悉,保羅就更不在話下,他有引用過希臘的哲學和詩歌。教會內部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誤區,認為基督教一開始就是窮人和無知者者宗教,這種說法不能說錯,但起碼不是全部真相。仔細看聖經就知道,十二門徒在當時並不是特別窮的人,打漁是很重要的生意,稅吏不可能太窮,還有當官的太監,百夫長哥尼流,包括使徒們提到好些家庭教會都是在富有的人家裡,主的門徒並不分窮人富人,阻斷的牆被拆掉了。
此外,猶太信徒從小在會堂長大,他們和近東其他民族的人相比,在知識和敬虔上都要出眾,保羅這樣的大學問家就不說了,彼得和約翰的書信,他們的水準雖然比保羅低一點,但是放在今天也是小知識份子,他們對律法主義和諾斯替思想有非常敏銳的看見。猶太祭司長說他們是無知小民,這相當於有文憑的鄙視沒文憑的,官方認可的知識份子在鄙視民間人士。
我們千萬不能認為門徒們真是無知的人,即便門徒剛開始有點無知,但是跟耶穌三年,也是學有所成的了。
所以說,基督徒反智是沒有道理的,很多時候是人心對神的抵擋,很可能是相互爭競,你比我有知識,那我就跟你比生命,你比我講道德,那我就跟你談談教義,搞來搞去好像很難平衡,事實是人的罪性在作祟,神的道非常平衡,永不改變。
今天的基督徒要踐行大使命,就需要突破為自己而信主的狹隘視野,甚至要突破為家庭信主的格局,努力歸正到福音上來,為基督,為教會。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無論是教會辦學校,還是家長在家教養子女,都是為護教,為傳福音。
天主教的耶穌會來華,各個都是大學問家,他們為傳福音接受了十多年的裝備,這種心志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新教裡也有很多有學問的人,但是新教在文化事工這方面很不平衡,要麼是偏向自由派、社會福音派,要麼就是老老實實傳福音,對文化事工比較忽視。另外,很大宣教士當時是直接和底層人民接觸,給底層傳福音,所以很多東西也不需要講特別深,不過,現在的時代變了,無神論學校大規模給所有的人洗腦,包括我們基督徒的孩子,很多也是被公立教育所迫害。
所以現在的教會顯然不能繼續走基要主義的路線,不說大學生了,就是家裡的中學生都被洗腦的厲害,要是基督教內部無法提供一套可以抵擋無神論世俗主義者的護教思想體系,那就很難解決很多人信仰上的困惑。
我們70-80-90後這三代信徒,一定要意識到這個問題,把根基打扎實,把自己當成主的門徒對待,主動學習,主動裝備,而不是永遠做一個坐等吃喝的屬靈消費者。我們把根基打扎實,知識加上敬虔,才可能培養自己的屬靈後代,才可能抵擋住一波波的反基運動。往小了說,這關於到自己的子子孫孫,往大了說,這關乎到基督教未來的信仰前景。
做個比喻,各樣敵基督的思想好比是“鬼”,如果我們不去瞭解各樣的“鬼”,那麼護教和傳福音就會困難多多,牧養屬靈後代也是困難多多。這個世界“大鬼”、“小鬼”一大幫,如果無法認出這些“鬼”,就很難對付,這樣,基督徒如何站立的穩呢?這樣下去,只能落伍成民間宗教了,關起門來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
屬靈前輩的遺產我們需要繼承,但在天路歷程上,我們需要繼續裝備自己,求神保守我們有持守古道的熱忱,也有捍衛真理的決絕。套用無神論者的口號,就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我想這是我們70-80-90後這三代信徒需要重視的,我們不能忽視文化使命。
思想的變化,偏離一點就會步步崩潰,如果基督徒對各種敵基督的思想缺乏敏銳度,教會被撒旦玷污,都有可能不自知。今天的時代有個尷尬,就是人本大過神本,即便基督教內部也是這樣。過於講究情感體驗、道德體驗的信仰走不長,人類的感受最容易自欺欺人,我們需要回到神到“道”裡。
基督教從一開始就是學識性很強的宗教,看看使徒行傳裡,彼得、司提反都對舊約很熟悉,保羅就更不在話下,他有引用過希臘的哲學和詩歌。教會內部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誤區,認為基督教一開始就是窮人和無知者者宗教,這種說法不能說錯,但起碼不是全部真相。仔細看聖經就知道,十二門徒在當時並不是特別窮的人,打漁是很重要的生意,稅吏不可能太窮,還有當官的太監,百夫長哥尼流,包括使徒們提到好些家庭教會都是在富有的人家裡,主的門徒並不分窮人富人,阻斷的牆被拆掉了。
此外,猶太信徒從小在會堂長大,他們和近東其他民族的人相比,在知識和敬虔上都要出眾,保羅這樣的大學問家就不說了,彼得和約翰的書信,他們的水準雖然比保羅低一點,但是放在今天也是小知識份子,他們對律法主義和諾斯替思想有非常敏銳的看見。猶太祭司長說他們是無知小民,這相當於有文憑的鄙視沒文憑的,官方認可的知識份子在鄙視民間人士。
我們千萬不能認為門徒們真是無知的人,即便門徒剛開始有點無知,但是跟耶穌三年,也是學有所成的了。
所以說,基督徒反智是沒有道理的,很多時候是人心對神的抵擋,很可能是相互爭競,你比我有知識,那我就跟你比生命,你比我講道德,那我就跟你談談教義,搞來搞去好像很難平衡,事實是人的罪性在作祟,神的道非常平衡,永不改變。
今天的基督徒要踐行大使命,就需要突破為自己而信主的狹隘視野,甚至要突破為家庭信主的格局,努力歸正到福音上來,為基督,為教會。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無論是教會辦學校,還是家長在家教養子女,都是為護教,為傳福音。
天主教的耶穌會來華,各個都是大學問家,他們為傳福音接受了十多年的裝備,這種心志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新教裡也有很多有學問的人,但是新教在文化事工這方面很不平衡,要麼是偏向自由派、社會福音派,要麼就是老老實實傳福音,對文化事工比較忽視。另外,很大宣教士當時是直接和底層人民接觸,給底層傳福音,所以很多東西也不需要講特別深,不過,現在的時代變了,無神論學校大規模給所有的人洗腦,包括我們基督徒的孩子,很多也是被公立教育所迫害。
所以現在的教會顯然不能繼續走基要主義的路線,不說大學生了,就是家裡的中學生都被洗腦的厲害,要是基督教內部無法提供一套可以抵擋無神論世俗主義者的護教思想體系,那就很難解決很多人信仰上的困惑。
我們70-80-90後這三代信徒,一定要意識到這個問題,把根基打扎實,把自己當成主的門徒對待,主動學習,主動裝備,而不是永遠做一個坐等吃喝的屬靈消費者。我們把根基打扎實,知識加上敬虔,才可能培養自己的屬靈後代,才可能抵擋住一波波的反基運動。往小了說,這關於到自己的子子孫孫,往大了說,這關乎到基督教未來的信仰前景。
做個比喻,各樣敵基督的思想好比是“鬼”,如果我們不去瞭解各樣的“鬼”,那麼護教和傳福音就會困難多多,牧養屬靈後代也是困難多多。這個世界“大鬼”、“小鬼”一大幫,如果無法認出這些“鬼”,就很難對付,這樣,基督徒如何站立的穩呢?這樣下去,只能落伍成民間宗教了,關起門來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
屬靈前輩的遺產我們需要繼承,但在天路歷程上,我們需要繼續裝備自己,求神保守我們有持守古道的熱忱,也有捍衛真理的決絕。套用無神論者的口號,就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我想這是我們70-80-90後這三代信徒需要重視的,我們不能忽視文化使命。